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两种临床常见疾病,两者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血部位不同:脑出血为脑实质或脑实质间隙出血,即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蛛网膜与软膜间部位出血,出血更凶险,死亡率更高,起病急骤,可出现剧烈头痛,伴随意识障碍、脑强直症状;2、发病年龄不同:自发性脑出血常见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于任意年龄发病;3、发病原因不同:脑出血多因动脉硬化,血压波动造成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对因治疗主要是要解决一些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在原因,比如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颅内的血管畸形破裂,以及凝血功能的障碍。对症治疗主要要处理一下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损伤的表现。患者要进行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进行腰穿,以及脑室外引流。有些患者还需要使用神经营养的药物,促醒的药物,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需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第一种,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以出现血性脑脊液,但是它容易合并有明显的局灶性体征,比如偏瘫,失语等情况,CT或者是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鉴别。第二种,颅内感染,细菌性,真菌性,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均可以有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需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鉴别。但是颅内感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进一步的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第三种,脑部的肿瘤,脑部的肿瘤容易发生瘤体的初衷,形成瘤内或瘤旁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详细的询问病史或者是头颅的CT可以鉴别。第四种,某些老年的患者头痛呕吐不明显,而以突然出现的精神症状为主要的表现,这时候要注意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