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病多年,7岁儿童走出阴霾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7岁小男孩自小与同龄孩子不一样,不看人、也不理人,不听父母的指令,很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属于典型的孤独症症状。经过专业的言语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低频治疗等治疗以及健康宣教后,患儿的心理、行为、健康等得以改善。

【基本信息】男,7岁

【疾病类型】孤独症

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7月

【治疗方案】行言语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低频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

【治疗周期】半年间断住院治疗,完成一个疗程后,每个月回院进行评估并巩固治疗

【治疗效果】通过半年时间反复的治疗,患儿病情有所改善,表情不再呆板,对于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注意,父母或者医生叫其名字的时候有一定的反应。

一、初次面诊

患儿是由父母带来医院就诊,据父母描述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就表现的与同龄孩子不一样,不看人、也不理人,不听父母的指令,很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做过任何检查和治疗。

直到孩子五岁的时候,基本不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动作,也不会跟父母多交流,没有依恋父母的举动,甚至都没有点头或者摇头等肢体语言。父母发现不对劲,这才领着孩子去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孤独症,建议转上级医院精神科进一步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治疗被搁置了。一直到孩子7岁了,家长为避免影响上学,才来到我院就诊,了解完患儿情况后,门诊以“孤独症”收住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查体提示神志清,精神可,反应较差,表情呆板,意识清醒,言语不能,社交障碍,主动意识差,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差,判断力差,计算力无,记忆力无法查,多动,不主动与人交流,对周边环境无注视,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狭窄。同时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检查总分为33.5,诊断为轻度孤独症。

基于患者孤独症诊断明确,向家长告知患儿诊断及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的情况后,家属表示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因此决定予以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以提高患儿言语功能,增加患儿生活治疗。

具体治疗方案为:行言语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低频治疗等治疗以改善脑功能,提高患儿智力反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行感觉统合训练以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技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

同时对患儿家长也进行了健康宣教,告知其孤独症护理注意事项,并调整自身焦虑情绪,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孤独症。通过几个疗程的康复训练,患儿功能较前明显提高,因此应家属要求办理出院手续,并嘱家长一月后再来院重复上述治疗,直至病情好转。          

孤独症.png 

三、治疗效果

通过半年时间反复的治疗,患儿病情有所改善,表情不再呆板,对于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注意,父母或者医生叫其名字的时候有一定的反应。

患儿再次接受<<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中获得30分,属于轻度孤独症征象,而只要小于30分就属于无孤独症征象,因此评估治疗有效。目前患儿正处于长期随访阶段,通过长期治疗,其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也逐渐融入学校生活。

四、注意事项

1、患儿尚处于成长发育时期,需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

2、规律作息,到期积极来院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3、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多参加各种锻炼,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切勿让孩子长期过“封闭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终生。

4、坚持长期有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要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

五、个人感悟

孤独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情况下在3岁前就会发病,表现出沟通障碍,不主动看人、也不理人,不听父母的指令,很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其对生活主要的影响就是社会交往方面,患儿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欲望及兴趣,与人交往的方式和交往技巧也很缺乏。

孤独症的治疗主要以干预教育和干预行为途径训练为主,主要在于培养患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争取达到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患儿的残疾程度,改善后续的生活质量,争取部分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具有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甚至独立工作的能力。

孤独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至今医学界和心理学界都无法完全给予统一定义和病因,对于它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看似方法很多,但依然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此,患儿及家属一定要坚持长期有效的治疗。

 

姓名:常卫利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精神科

职级:主治医师

 

 

 


孤独症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症状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二,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三,重复刻板行为。

儿童孤独症的预后情况如何

儿童孤独症的孩子的预后,儿童孤独症的谱系障碍,它的康复治疗是综合性的。早期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其预后,在我们国家目前还缺乏长期的,纵向追踪的资料,那结合国际的文献报道,以及医院这十几年的,临床康复实践表明,其实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它不是不治之症早期干预。系统干预以后能够明显改善其预后,那么医院的临床实践表明,这十几年的,临床康复实践表明,那么这些孩子,儿童孤独症的孩子,经过干预以后30%左右的孩子,能够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学习,大多数经过干预以后,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孤独症儿童能上学吗

还需要了解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程度和特殊教育的开展程度,在入学前将孩子的情况如实的反映给学校负责人,如果孩子孤独症的社会功能比较高,可以在学校上学,如果社会功能比较低需要半天康复机构和半天的普通学校,如果孩子功能特别低只能先在康复机构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以后才能进行普通教育。孤独症儿童可以正常上学,但前提是要在前期的正确干预下社交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能达到或接近同龄儿的水平,但家长在上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先了解学校的教育资质、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