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焦虑症,由于精神科药物服药时间较长,许多人会担心精神科药物是否具有成瘾性。事实上,大多数精神科药物与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类似,都没有成瘾性,只有很少部分药物具有成瘾的潜力。首先,我
由于精神科药物服药时间较长,许多人会担心精神科药物是否具有成瘾性。事实上,大多数精神科药物与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类似,都没有成瘾性,只有很少部分药物具有成瘾的潜力。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药物成瘾是患者为了获得服药后特殊药物效应(如放松、快感等)而不断增加用药剂量的失控性或强迫性用药行为,并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学习工作等。如果在按照医生指导规范使用药物,目的是为了控制或者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而不是因为非治疗目的滥用药物,剂量控制在临床用药剂量之内,就不属于成瘾。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药物长期使用后如果立即停药,可能出现一些躯体不适或精神症状,这是躯体因长期用药产生了适应性反应,突然停药后躯体的“反适应症状”,或撤药症状,并不是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只要不符合药物成瘾的特点,即使停药后出现“撤药症状”,也不是成瘾。
精神药物一般大致分为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中枢神经兴奋药、认知增强剂、抗震颤麻痹药等。在这些药物中,只有部分药物,如一些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他林)具有成瘾潜力,其他药物都不具有成瘾性。在使用这些具有成瘾潜力的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师的建议,不能自行调整药物的用途与剂量,定期到门诊随访,评估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使用无成瘾性的精神科药物则无需担心成瘾问题,应按照医师的建议方案规范用药,保持病情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