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躁狂症相处相处,我们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1个就是一个家庭环境的要求,那么这类病人他往往有兴奋躁动,所以说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者家庭不和睦的一个生活环境当中,患者居住的一个房间,颜色最好用冷色调,比如说绿色的、蓝色的这样一些比较好。另外的话就是尽量保持家庭里面的一个安静,减少对患者的一个刺激。第2就是这类病人和接触时候和他交谈的时候,我们态度要和蔼,要亲切,要有耐心。这个时候病人他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的因素,而引起他的一个兴奋。所以说我们要尽量以缓和的、平和的语气和他来进行一个交流。第3这类病人。往往他生活在治理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饮食没有规律,睡眠也不太好,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要对他给予一定的帮助。特别是一个个人卫生方面,要协助他洗澡、洗头、换洗衣服,还有就是进食,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他最好按时按规律的来进行进食。第4因为这个患者的话,他病情复发,它就容易产生一个冲动的行为。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他的病情复发,而产生的一个伤害和危害这样一个情况。那么总体来讲,对这样一类的患者,一个是要护理好患者。第2个是要保护好自己。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中医狂躁症
狂躁症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容易兴奋,容易激动,情况严重时会出现急躁、愤怒、冲动,甚至有伤人、毁坏物体等粗暴性的行为,不仅有害自身的健康,而且对他人的人身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危害是很大的。对于狂躁症患者,应该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辅助治疗。
2020-10-18
怎样判断狂躁症
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易激怒的症状,患者症状较重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过度的兴奋,如话多、与陌生人轻易攀谈。狂躁症属于通俗称呼,是指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相的表现。
2020-10-18
什么引起狂躁症
躁狂症的病因与其他重性精神病一样,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生化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因人而异。(1)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患本症病人的亲属其患病的机率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有学者提出80%的患者具有遗传倾向。(2)生化因素: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过高,5-羟色胺(5-HT)功能低下,多巴胺(DA)功能增高均可引起躁狂。(3)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模式由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时代,社会心理学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失望的生活事件如意外灾害、亲友亡故、经济损失、人际冲突等均可引起躁狂症。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