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疼痛10余年,罪魁祸首竟是胆道结石?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中年女性1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为阵发性绞痛,伴腰背部牵涉痛,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给予抗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后好转一周前患者再次出现此症状,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予以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上腹部症状明显患者,无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等不适。

【基本信息】女,38岁

【疾病类型】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就诊医院】全椒县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12月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

【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腹部疼痛,饮食睡眠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38岁,女性,体型偏胖1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痛,为阵发性绞痛,伴腰背部牵涉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胆汁,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胆绞痛,给予抗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后好转,一周前症状再次出现。故就诊于我院。

询问患者平时生活、饮食习惯,她告诉我平时喜欢吃油炸以及甜食,还有高脂的食物,而且平时也没有锻炼的习惯,可以判断出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不是很健康。结合患者症状特点,我暂以“胆道疾病”将患者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办理完住院手续后,我先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神清,皮肤、粘膜结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平坦,全腹未见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局部肌卫阴性,墨菲氏征性,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由于患者有上腹部疼痛,于是给患者做了MRCP+上腹部MRI检查,以及肝胆胰脾彩超检查,MRCP+上腹部MRI检查结果提示胆囊及胆总管多发结石,胆囊管中位汇入肝外胆管可能,肝内外胆管扩展,左肾皮质小囊肿可能。肝胆胰超声提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光点稍密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粗糙,囊内可见沿后壁排列的疏松不均质回声。

image.png 

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可以明确此患者诊断“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综合考虑患者情况,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后,在患者住院第五天在全麻条件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定期换药,予以抗炎、补液等一般对症治疗。告知患者保护好T,并注意观察T引流液体颜色及引流量,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和护士。

三、治疗效果

结合患者病史与各项检查情况,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入院后第五天给予患者全麻条件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胞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患者神清、精神好,饮食、睡眠尚可,二便如常。诉腹痛明显缓解,无其他特殊不适,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引流管搜集引流物无任何异常,嘱出院后治疗计划及具体带药。

四、注意事项

1、围术期嘱患者清淡饮食,少食高油高脂的食物,适当运动,增强新陈代谢的水平,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及其身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2、妥善固定T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物理挤压或堵塞,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气味,如有异常,及时进一步处理

3一般生活中应十分注意饮食,少吃血脂高食物,难消化,油腻食物都不要吃,还应注意饮食规律,多餐少食,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鸡蛋一天不要超过2个,蛋黄最好不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不吃,多喝水,可以预防结石的再次发生;身体可以负荷的前提下,增强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

4、维持理想体重。保持运动的习惯。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绝对禁止暴饮暴食。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避免过于疲劳。不可穿著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五、个人感悟

胆道结石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汁的淤积及胆固醇代谢失调为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畏寒发热、眼黄尿黄,合并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异常表现,未及时有效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

胆道的结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结合影像学与生化检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一般症状不严重且结石不处在特殊部位不构成梗阻时可以采取药物或者超声定位下的超声波排石。较严重的患者采取手术取石,严重患者还需留置引流管。

本例中患者胆囊结石数量较多,体积较大,且同时存在胆管结石,因此最终决定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尚可。患者系饮食习惯不健康引起胆道结石的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因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多运动。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尿路结石与胆道结石如何区分

尿路结石和胆道结石有以下区别: 1、尿路结石和胆道结石的发病部位不一样,尿路结石主要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比如肾盂、输尿管和膀胱;而胆道结石则发生在胆道系统; 2、结石的成分不同,尿路结石一般情况下主要成分是一些晶体物质,如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尿酸等;而胆道结石的主要成分则是胆色素、胆固醇和胆盐等; 3、两者的临床表现不一样,尿路结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肾绞痛、血尿,疼痛的部位常表现为腰腹部的疼痛,部位比较固定,疼痛的性质一般比较重,如刀割样疼痛,甚至是绞痛,同时也可以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而胆道结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隐痛或者绞痛,多在饱餐以及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可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 4、两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尿路的结石由震波碎石,经膀胱输尿管镜取石或激光碎石;胆道结石不能震波碎石,而只能通过微创手术取石,如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或用ERCP,即胃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取石,也可以进行传统手术取石。

胆道结石的并发症有哪些

胆道结石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也就是所谓的胆道感染,这个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夏科氏三联征,就是容易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表现; 2、胆源性肝脓肿,由于肝内胆管结石而并发的感染,没有及时手术引流或肝内小胆管结石嵌顿所导致的化脓性的小胆管炎,炎症波及周围组织而形成肝脓肿; 3、胆道出血,这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上患者往往是呕吐鲜红色的血液,呈喷射状,如果出血不能及时控制,可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4、胆源性肝硬化,一般属于晚期胆道病的表现; 5、胆管癌; 6、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胆源性胰腺炎与原发性胆管结石密切相关。

胆道结石引起肝脓肿的原因

胆道结石引起肝脓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我们内陆,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当然也有区域性的,比如在武汉,血吸虫病占了主要的原因,在内蒙,囊虫病占了主要的原因; 2、当胆管结石所致的胆道梗阻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胆管上行感染肝脏,从而形成肝脓肿,如果是胆管结石基础上形成的肝脓肿,脓肿表现为多发性,从CT上可以看到在肝脏左叶和右叶很多地方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病灶,一般情况下左叶发生的几率比较多,可能与左右肝管汇合的位置,左肝管的入口较右肝管道入口相对夹角比较成钝角有关系。

科普文章

更多

胆道结石不愿手术怎么办?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就诊前1天,患者又感到腹痛、纳差、乏力,为求进一步治疗再次来到我院,结合患者症状、主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2型糖尿病,建议行手术治疗。但在患者的强烈要求下,最终采取保守治疗,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定期随访。

腹痛疼痛10余年,罪魁祸首竟是胆道结石?

一中年女性1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绞痛,伴腰背部牵涉痛,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给予抗炎镇痛类药物治疗后好转。一周前患者再次出现此症状,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予以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上腹部疼痛症状明显患者,无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等不适。

胆道结石造成腹部疼痛,保守治疗可以吗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进行治疗。此后患者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腹痛、纳差、乏力等症状,遂到我院就诊,完善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调整饮食)后症状缓解,现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