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麻木、疼痛?小心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麻木,呈阵发性,以安静时为著,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出现酸胀不适,疼痛感加重,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偶有发冷、头晕来院就诊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项、肝功、CRP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动脉造影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双侧股动脉、腘动脉有不规则钙化影,结合患者症状,最终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取得较好疗效

【基本信息】男、78岁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就诊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周期】22天

【治疗效果】痊愈,患者下肢无疼痛、麻木、冷感等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刚来我院时,患者精神状况不是很好,看起来很疲惫。经过问诊得知,患者患有高血压病2+年,血压最高达190/100mmHg(正常值:140/90mmHg),平时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替米沙坦片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0mnHg左右;患糖尿病20+年。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麻木,呈阵发性,以安静时为著,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出现酸胀不适,疼痛感加重,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偶有发冷、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脚踏棉花感,无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无尿失禁、尿潴留等,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项、肝功、CRP、 血脂、甲功、性激素 六项均未见异常。但在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管壁不均匀增厚伴多发钙化斑块,左侧髂内动脉局限性重度狭窄。双侧股动脉、腘动脉管壁不均匀增厚伴管壁多发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以左侧股浅动脉为著,局部达重度狭窄。双侧胫前动脉近段显影,中远段显示不清,走行区多发点状致密灶及低密度影:右侧胫后动脉显影尚,下段局限性狭窄,左侧胫后动脉较对侧纤细、显影不连续。

image.png 

结合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疼痛等症状,且动脉造影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双侧股动脉、腘动脉有不规则钙化影,综合考虑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三种: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内膜剥脱术和旁路转流术。因患者股动脉及其远侧动脉有多处狭窄,选择第一种手术方式,经皮穿刺插入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段,以适当压力使球囊膨胀,扩大病变管腔,恢复血流。

给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绝对禁忌症后,在局麻下行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大概2小时完成手术,术后病人情况良好。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过22天的住院治疗,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经过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下肢疼痛、麻木、发冷等症状消失,头晕较前有所缓解,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无不适感。

由于患者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两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嘱咐患者术后1个月来院复诊;平时饮食应注意以清淡为主;适当活动,日常多观察下肢末梢的血运情况。

四、注意事项

1、术后做好伤口护理,以防伤口感染;适当运动,避免伤口裂开。

2、继续吃药控制好高血压以及糖尿病。

3、术后定期复查,若出现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4、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患肢,由于患肢腿部血液循环差,应注意腿部保暖,但切忌应用肢体热敷,以免加重肢体腿部缺血,导致腿足部坏死。

5、饮食方面要控制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之间的平衡:少食用动物性脂肪,可以食用植物油烹饪;少吃动物内脏;少食用油炸或油煎的食物;不食用或少食用甜食、奶油、糖果或饮料;尽量不抽烟、不酗酒。

五、个人感悟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内部出血或玟块破裂,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肢缺血等临床表现。该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以50岁以上为主,中年男性多见,可能与吸烟、饮酒有关。

回顾相关文献,70岁以上高龄群体的发病率约15%~20%。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血管内膜损伤、脂代谢紊乱和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改变被认为在该病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关系。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是高危因素。

本病例中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史,对诱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占了很大因素。因此,对于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以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为主、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坚持适当的步行锻炼、戒烟等,对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下肢动脉闭塞手术怎么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如果需要做手术,一般来说是有两种,一个就是传统的经典的动脉搭桥,可以用自己的静脉血管或者用一根人工血管来把闭塞的这段血管隔过去,从它的上面和下面做一个桥,让血就直接流过去了,但是这种方法创伤很大,而且远期效果和微创的腔内治疗,以支架为代表的治疗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这些年,慢慢做的越来越少。 所以,现在腔内治疗对于下肢动脉硬化缺血来说,是治疗的主流,但下肢动脉,尤其这几年,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随着耗材的不断的发明和问世,非常多的手术治疗手段,包括支架、药物球囊、斑块切除、甚至可以降解的支架,有很多的新技术。 所以,如果老年人一旦得了这个病,一点也不用担心,一定要尽快就医,医生会选择最适合你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因为微创的手术创伤非常小,病人在一点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手术就完成了,而且手术的效果一点儿也不比搭桥手术差,所以腔内治疗是目前治疗的首选。

鼻咽癌后颈动脉闭塞

问题分析,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身体患有鼻咽癌的患者。鼻咽癌放疗导致颈部血管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就是传统的开刀的方法,要根据下肢动脉堵塞的部位跟长度来开刀,开刀的方法主要是内膜剥脱术,另外一个就是血管的搭桥术,也叫血管转流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目前可以通过,血管腔内的治疗来达到微创治疗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血管穿刺,放支架,球囊扩张放支架的办法,来改善下肢的供血,目前手术治疗就主要是分这两大方面,要根据病情来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法把血管进行扩张,然后放入支架,也叫做血管腔内治疗,这跟心脏放支架的,这个治疗过程是类似的。

科普文章

更多

下肢麻木、疼痛?小心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麻木,呈阵发性,以安静时为著,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出现酸胀不适,疼痛感加重,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偶有发冷、头晕来院就诊。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项、肝功、CRP、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动脉造影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双侧股动脉、腘动脉有不规则钙化影,结合患者症状,最终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取得较好疗效。

老年人出现下肢麻木、酸胀?警惕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麻木,呈阵发性,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会出现酸胀不适,疼痛感加重,休息之后可以缓解;偶有发冷、头晕表现。近来感觉上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给予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左侧股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后,患者下肢无疼痛、麻木、冷感等。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原来和吸烟关系这么大

刘大爷出现左下肢的活动后跛行,跛行距离最短至100米。入院行下肢动脉超声等系列检查后,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综合患者情况后,给予局麻+强化下行双侧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左侧股动脉腘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术后给予药物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6天后,大爷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跛行消失,左下肢活动后疼痛消失。